贡院,至公堂。
乡试结束后,考生们得到了解放,但考官们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在监临官的监视下,试卷先被送到至公堂东侧的收卷所,在里面整理码放,清点数目,并进行初步的剔选。
但凡破损、污渍的试卷都会拿出来送回至公堂,由监临官审核之后,蓝笔誊录。
其余合格试卷则盖上印记,转送左侧的弥封所,在那里糊名弥封,在录取榜单公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
这一项完成之后,试卷转交给规模最大的誊录所,由其中上百位善书文吏,把考生的试卷用朱笔誊写出来,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现错别字,这些书吏必须照写,并在页顶标注出来。
誊录完毕,还要交给隔壁的对读所,由负责对读的书吏检查誊录的‘朱卷’与考生亲笔的‘墨卷’是否一致,以及标注是否正确。
检查无误后,试卷送至紧挨着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书吏将朱卷与墨卷统一编号,然后送回至公堂。
魏国公府有把握让徐文爵中举上榜,便是花重金买通了这几个环节的关键人物,当然,如果是大明开国百年内,魏国公府即便权势再大,即便花再多的钱,也没人敢接这活。
监临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据同考官的人数,将朱卷分为相应的捆,本次乡试是十位同考官,便分为十捆,并在上面写上‘第一束’、‘第二束’,直到‘第十束’,盖上印记之后,亲自送入内帘之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opmanb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