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
-----正文-----
爹爹死了,选择用“我”曾经指示他自裁的那支簪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其实真正想死的人是“我”。
“我”在文中多次以羊为喻,只要有一口食物就愿意活下去,哪怕最后自己也会变成别人的食物;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交媾/繁衍,哪怕最后只是被宰杀;对狼/死亡有本能的恐惧。都是对自己想死却偷生的鄙视。
爹爹是在“我”的不断暗示下走上这条路的。是代替“我”完成了自杀的梦想。
“我”曾经说“我”不是他“生”的。而“我”在雝雝的身上重新获得了生的意志,是他用亲自生育的方式再次给了“我”生命。
“我”也最终在与雝雝的单纯亲密的父女关系中,找回了缺失一生的亲情。
他把羊毛毯裹在雝雝身上,是要雝雝代替他陪伴“我”。某种角度来说,雝雝是不再悲哀、真正干净了的他。
*那个梦的信息:
A.阳光灿烂、草地、孩子一出身就会跑,对应的是那次母羊分娩情境中的“阳光充足”、“干净的茅草”、刚生下来的小羊就可以站起来。
B.孩子在身边跑来跑去,给他采苜蓿花,围着他唱歌,对应的是后面雝雝陪伴“我”的生活画面。实际上也是他自己做的事。
C.孩子抱着他飞起来,飞得很高,看到了京城元宵的鳌山,对应结尾处对于变成天上星星的幻想。
D.光着身子也不冷、生孩子没有痛苦(直接就从他身体里钻出来),是只存在于梦中的美好,和现实完全相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opmanb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