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极其喜爱古典音乐的晏清还关注了一番这个时空里古典音乐界的进化史: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巴洛克时期,古典音乐界首个时代公认的两位大师,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依然在当前这个时代备受古典乐迷追捧。
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二个时代——古典乐派时代,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是那段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初开始,继维耶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乐派。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古典流派的基础上做了新的探索。
在这段群星闪耀的古典音乐黄金百年里,涌出很多大师: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舒伯特、马勒、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等等。
这段古典音乐史与前世晏清的记忆并无出入。
而十九世纪萌发的民族主义乐派和印象主义乐派,在进入到二十世纪初的世界转折点后比前世的发展规模更加蓬勃。
没有晏清前世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也没有那句让古典音乐界发展变得一蹶不振的“回到巴赫”口号,反而直到现在都不断在涌现出一些晏清没有听到过名字的大师和优秀作品。
华国的古典音乐界也涌出了很多名家大作,但脱胎于越剧丝弦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未诞生,经典曲目排行榜里也没有那首气势磅礴的《黄河》钢琴协奏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opmanbk.com
(>人<;)